日用五金作为五金行业中历史最为悠久、产品范围最为广泛、品种最为丰富的板块,涵盖了刀剪、打火机、剃须刀、保温杯、制针、手电筒、纽扣、保险柜等众多品类。多年来,我国日用五金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这些产品领域经过多年的积淀,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据了重要地位。
近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日用五金分会会长孟凡波及分会秘书处人员一行,前往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和剃须刀产区、丽水的刀剪宝剑产区,进行产业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
温州打火机与剃须刀产业探索出差异化破局的发展模式
温州打火机产业堪称中国民营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一部奋斗史。它从家庭作坊起步,曾点亮全球市场,被誉为“世界打火机之都”。然而,这一行业经历了贸易壁垒与产业变迁的严峻考验,历经多次洗牌,温州地区的打火机企业数量目前已不足百家。但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多元化,在逆境中探寻新的生机。
龙头企业百诚烟具,凭借长期积累与创新,在产品质量和外观造型上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使其“HONEST”、“PROMISE”等品牌具备独特的市场价值。百诚烟具董事长李晓忠介绍:“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备受瞩目,目前出口至欧美、中东等地区,销量表现优异。喷焰打火机因其能产生比普通打火机更热、更猛的火焰,且产品设计新颖,满足了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审美和实用需求。”
与百诚烟具的国外发展道路不同,恒星烟具敏锐地抓住国内市场趋势,通过直播迅速触达目标消费群体,抢占市场红利。直播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宣传的平台。通过与主播合作,恒星烟具直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和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恒星烟具董事长陈建华表示伴随线上平台销售数量的波动,公司需快速响应,在保证产品数量及时发货的同时,需要更加严格把控生产制造品质,尤其是打火机的安全性能。
日丰打火机作为行业内较早成功的企业,董事长黄发静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建立远超行业标准的内部品控体系,保障产品卓越性,并与国际品牌保持多年的合作关系。
在交流过程中,温州市打火机协会提出了长期困扰会员企业的陆路运输难题。由于打火机内含易燃气体,在运输环节普遍被列为危险品,我国也明确禁止其通过普通邮寄渠道进行运输。基于公共安全的考量,商业批量运输打火机必须严格遵循危险品相关法规,这一原则毋庸置疑。据测算,一个常见的15公斤家用煤气罐,其液化气储量约可充装1800个标准打火机。这一数据反映出打火机产业在物流环节所面临的实际需求与规模。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基于风险评估,对打火机的公路运输实施分类化、精细化管理。例如,在确保包装规范、运输条件可控的基础上,为符合安全标准的打火机产品开辟更为顺畅的陆运通道。此举将有效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畅通产业链与供应链,为打火机这一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康业电器是一家拥有多年经验的剃须刀生产厂家,旗下的“烟斗牌”剃须刀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温州市个人护理行业协会会长、康业电器董事长吴仁义介绍,剃须刀的零部件均由公司自主生产,生产线包含近60道精细工序,从精密冲压、刀头组装直至最终测试,极大地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达成了规模化的稳定量产。通过走访发现,康业电器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在这一细分领域内成熟的自动化体系,显著降低产品边际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其明确的战略定位,精准着眼于固定客户人群。旗下的“烟斗牌”系列剃须刀,凭借可靠的品质和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长期服务于对价格敏感、追求实用性的国内及海外(如欧洲、中东)消费者群体,形成了稳定的订单来源和深厚的客户粘性。
孟凡波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考察,温州日用五金行业历经从辉煌到收缩的变迁,尽管如今企业数量已不复往昔盛况,且这些企业规模不一、产品多样,但坚守下来的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及市场多元化策略,在逆境中积极探索出差异化发展的新机遇。
丽水龙泉刀剑破“鞘”记:从千年技艺到现代产业的转型探索
龙泉宝剑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千年的传承与锤炼,龙泉宝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锻制技艺,其核心特色凝练为“坚韧锋利、刚柔并济、寒光逼人、纹饰精巧”四大精髓,被誉为“四绝”,堪称剑中瑰宝。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荣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沈广隆剑铺、陈阿金剑铺老字号及众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为中坚力量,他们坚守古法纯手工铸剑,作品多为珍贵的艺术收藏品,延续着千年不息的技艺薪火。
然而,传承了两千六百年的铸剑技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现代转型。面对“弱散小”的产业困境,这座“宝剑之都”正积极探寻一条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龙泉市副市长张伟、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局长郭健等领导向孟凡波一行详尽介绍了当地的发展现状。调研期间,还实地考察了沈广隆剑铺、古越剑铺、郑氏刀剑、蒋氏刀剑和古艺铸剑等。
龙泉宝剑协会会长、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国荣介绍,刀剑产业正积极推动产品从收藏鉴赏领域向日常使用领域拓展。如今,龙泉已成功开发出菜刀、茶刀、动漫刀剑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融合了精湛的锻制技艺,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菜刀主打中高端市场,而针对年轻人的二次元喜好,动漫刀剑也已逐渐形成稳定的市场。
龙泉宝剑产业在坚守传统手工艺精髓的同时,如何实现向规模化、品牌化,并拥有行业龙头企业的现代产业转型,成为关键议题。在规模化方面,产业探索出“手工技艺与机械赋能”相结合的路径,在保留核心锻打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产能,实现从传统作坊到现代生产的转变。在品牌化方面,龙泉刀剪产业充分激活并整合本地工艺美术大师这一核心资源,将千年铸剑技艺的文化精髓系统性地融入日用产品的创新循环,打造出既蕴含东方美学神韵又兼具人体工学实用性的刀剪系列。通过提升产品的艺术附加值和品牌辨识度,围绕大师IP构建独特的品牌故事,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条依托文化赋能的高价值品牌发展路径。
调研接近尾声之际,孟凡波表示从温州打火机的差异化破局,到剃须刀企业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深耕,再到龙泉刀剑的文化赋能转型,这些企业在坚守中创新,在转型中突破,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新内涵——它既体现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精密运转中,也蕴藏在千年工艺的当代转化里。随着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浪潮持续推进,日用五金行业或将面临更深层次的变革。但无论生产方式如何演进,对品质的坚守、对市场的敏锐、对文化的自信,始终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这条转型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